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深夜主理人真心話時間 #12《意念先決的黑白暗房》


工作室設計初期,就決定只放兩台黑白放大機在暗房,一來是讓學生有彈性的上課時段,可根據兩位(或一位)學生調整上課進度跟時程,另一方面是保留足夠的時間讓導師可以指導學生完成一系列作品集。

只有兩台放大機的 Onfoto 暗房,以營運來說會令人皺眉,如今卻演變成我們的核心特色:因為只收兩位學生,所以可以花時間討論放相時做出的每個決定與理由,以及對作品的影響;因為只收兩位學生,所以在練習基本功之外有充裕的時間討論畫面與影像敘事。

這不是黑白暗房,是 Onfoto 的黑白暗房。我期許從這間暗房學成的學生,都知道為何自己需要親手處理自己的影像,並且尊重這個有獨特時間性的空間。(文/ Anna 韓筠青)

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Reflection Vol.4 吉塔‧威廉斯《如何書寫當代藝術》:破除藝術評論迷思


Reflection 反映、回響

閱讀是對文字的回應,進而產生想法;攝影是對場所的回應,進而拍下相片。
本專欄每月一篇,透過編輯的選書,進入週三讀書會。(編輯:張晉瑋/阿茲)
 
Photo Credit:Google

編輯推薦:科技進步使得現今社會的資訊流通速度比以往快上許多,這意味許多藝評家及文章寫手必須在短時間內檢視、思考、書寫一篇藝術文章。品質與速度無法兼顧,造成了當代藝術評論文章大多言之無物。在學習如何正確地書寫當代藝術前,我們必須先搞懂下筆的目的及動機,以免陷入連自己都迷失在文字海裡的狀況。
 
________ 


藝術文字與藝術作品的關係

「我作為藝評人的任務,是提供讀者在欣賞(藝術)所需知道的來龍去脈,好盡可能讓他們得到一點收穫。」藝評人暨哲學家—丹托 (Arthur C. Danto)
藝術作品需要說明來龍去脈方能理解,顯然是當代藝術觀念化之故,尤其從1960年代以降,當代一書的觀念更不斷地推陳出新。有些人認為作品需要講解,得回溯到約一世紀之前杜象把現成物當成作品的創舉。理論家葛蘿伊斯認為,藝術書寫提供作品一層「文字的保護外衣」:也就是說,除卻了文字說明的外衣,令人陌生的作品就像赤裸地來到世上,必須用文字為它蔽體。
Fountain, 1917 Marcel Duchamp
恐懼是劣文的萬惡根源

藝術文章寫得不好,作者內心的恐懼是問題所在:不知所云的新聞稿、有看沒有懂的學術文章... 等等。問題的根本在於他們的內心被恐懼所吞噬,才會訴諸「兩邊討好」這種下下策來形容作品。又以藝術「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特質來避免風險及責任。如同前述之,快速的社會風氣不僅僅造成寫手敷衍了事,讀者也往往不會仔細去瀏覽、分析這樣的藝術文章,為藝術寫作蒙上了一層不明所以的神秘面紗。

概念一個接一個,好似汽車追撞一般殘骸四飛,留下一地懸而未決的想法。作者在拼命捕捉原創思維的企圖如同鬼打牆般,最終只能原地打轉,甚至漏寫一件作品的名稱,外加拼錯藝術家的名字。

解決方法:把結論當作起點,從此往下發展。坦白說,文章內容「與藝術無關,談的都是自己的事情」所有的寫作都脫離不了作者自己。若是任由情緒波動左右自己的筆桿,有時會自食惡果。刪去冗長的篇章,全盤思考屬於自己且站得住腳的論點,從這裡下手吧!

CarlosIV, 1800 Goya

編輯結語

在知識開放及教育普及年代,學習藝術不在如同過往被大眾是唯一門艱深刁鑽且難以參透的專業,藝術評論也如雨後春筍般地不斷湧現於網路論壇及報章雜誌。然而,多數文章還是使用許多難澀、文言的文風來闡述藝術。此書將會帶領讀者學習如何正確地書寫,鑑賞藝術文章。

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Encounter Vol. 6:以文化為品牌的城市行銷!韓國文創盛事 --- 首爾設計節

Encounter 專欄介紹: Encounter,相遇、交會,關於攝影也關於文化,更關於透過觀看在歷史發展上與台灣有一定相似性的韓國來打開一種視野,每一次的相遇、交會,都是再認識自己的機會。本專欄每月一篇。(編輯:王淳眉)

12 月底的首爾很熱鬧,除了月初的首爾藝術書展(Seoul art book festival)以外,12 月中結束的首爾設計節(Seoul design festival)也是近十年來首爾政府積極舉辦的文創盛事之一。始於 2002 年的首爾設計節,主要發展與維繫首爾設計圈的網絡,透過每年一次的平台展現與主題策展,讓新出道的設計師、最新的設計概念、設計商品等產業訊息可以有一個完整而透明的表現。

2017首爾設計節在Coex Hall(圖片來源

2017 首爾設計節講座現場(圖片來源

除了產業內的訊息之外,對首爾設計節來說所它最重要的內涵不只是短短四天的展覽。自2010 年首爾被選為世界設計之都後,這個城市以設計作為推動城市競爭力的目標就變得非常明確。其中主要的推手是當時的首爾市長吳世勳,他堅信一個城市的偉大與美麗不是只有視覺的表現,更應該融合歷史,以在地的人民生活為主體的發展才是長遠可行的計畫。也因此,在首爾這座古城中,整體以韓國文化為品牌,重整歷史建築、交通、與環境改善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市政主軸,不論是城牆的修復、地鐵站內的裝置藝術、歷史建築主體化的博物館,試圖讓藝術可以滲入每條街道之中,最重要的是從這之間,讓參與其中的人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文化價值。

首爾設計節網展對首爾不同區域的歷史介紹,圖中聖水洞過去是以製鞋工廠聞名的區域,小工廠林立,現在這些小工廠有的轉型成文化空間,讓藝術家、咖啡店或酒吧進駐。
位於聖水洞的「Marymode」是首爾設計節推廣的公益品牌之一。「Marymode」以二戰時候被抓去強作慰安婦的倖存者為對象,透過園藝、押花、手作這些治療,讓他們重拾如花般開的尊嚴,並藉此讓更多人認識與關注相關議題的討論。(圖片來源
讓整座城市都參與的設計節

以 2016 年的首爾設計節為例,與設計店家結盟合作,繪製印刷城市設計地圖,並與店家配合優惠卷的發放成了一種讓民眾積極參與的方法。在厚達兩百三十頁的展冊中,我們可以看見依照行政區劃分的特色地圖,為讀者介紹該地區的特質與歷史,接著進入各個行政區內合作的特色店家介紹,若是正好在設計節間有活動正在進行,手冊上也有相關訊息讓你可以近一步查詢。

這樣的做法其實在最近幾年的文化活動中並不少見,但是為什麼首爾設計節的發展卻讓人印象深刻?一個可以簡單在場館裡,讓業界人士參與熱絡的活動,何須如此大費周章?2016年首爾設計節的總監 Shin Seung-Weon 這麼說:
「我們希望改變大家對設計只是一小群人的專業,與自己生活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認知,在這之中最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讓人可以輕易地感覺到設計、看到設計與經驗設計,而這種經驗與生活脫不了關係,也因此首爾這個城市在這之中所帶有的歷史文化與各種支持就無比重要,從長期目標來看,這樣的經驗就會變成一種首爾的生活風格,它就會是一種符號、一種象徵,代表著首爾。」
也因此,我們可以發現,首爾設計節的發展,不只是一個產業關門內的活動,而是往前思考到自己本身所蘊含的文化所能提供的素材與發展可能,並鼓勵所有居住在這個城市的人一同參與。


讓設計融入生活之中,成了這十年韓國設計節發展的主要軸線與願景。去過首爾的朋友不難發現整座城市都是新舊交替的痕跡。不論是北村傳統韓屋裡精緻的改良韓服時裝店或餐廳設計,亦或是離大學區不遠的壁畫村、小劇場,都可以看見整座城市的努力復甦。

而這之中所帶來的經濟效應仍在成長中,用整個城市就是我的攝影棚來形容首爾一點也不為過,與影視內容的結合,小到劇本的取材與發想,大到拍攝的取景與社區轉型,能舉的例子不可計數,但隨之所引發的各種觀光問題與居住問題的衝擊,卻也正是發展到如今的首爾需要面對的另一個課題。(編輯/王淳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