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 星期三

Fingerprint Vol. 8 相遇之前:Zine的起源與歷史(上)

Fingerprint,指紋,然而手指印刷的解釋更為可愛。此專欄關於 zine,這項每次閱讀都是不同頻率的碰撞與奇遇。本專欄主觀接收訊號,每月一篇,帶領讀者進入 zine 的實驗場域。(編輯/愛麗絲)


曾經想過 Zine 的定義是什麼嗎?

當一個人接觸到新的事物,需要多久時間才會從已知到認識,再到了解?又或者,要花多久時間才會產生想了解的欲望?說來慚愧,要不是 Anna (Onfoto 創辦人)建議我可以嘗試書寫 zine 的起源,我還真沒有太認真想過這個問題。也許有......腦中模模糊糊幾個關鍵字,「少量印刷」、「非主流」、「形式自由」,沒頭沒尾的,湊不出完整定義。意識到自身資料庫如此缺乏後,我回想起與 zine 的相遇。

21歲的秋天,有個不認識的同學找來一群不太熟的人,說要做一本關於古著文化的 zine。那時我們只想到:古著啊!那可以放什麼、什麼、什麼......,至於 zine,現在想來既荒唐又愧疚,只當成小書來看待。直到後來自己動手做了,才開始主動接觸不同作品,對翻開未知的新書有點上癮,有點像偷窺他人的私生活?我發現自己喜歡這種感覺。

幾個日子下來也看多了,對於台灣 zine 大多屬於圖文創作感到有些疲乏,無分作品好壞。其實蠻不喜歡這樣的,對愛好麻痺的感覺。或許是時候重新梳理與 zine 的關係了,回到相遇之前,它想告訴我,而我卻錯過的。


馬丁 · 路德與 Zine?

Zine 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早在工業革命前,十六世紀推動宗教改革的馬丁 · 路德便以發送小冊子的方式,促成基督新教興起,對歐洲社會產身結構性的影響。又或者,聽到 zine  總會不自覺想起次文化盛行的 70 年代,一切都在躁動,龐克音樂以生活之姿盡情吶喊,其中不乏以龐克文化為主題的 zine,粗線條隨興地添上幾筆,就成了封面。

但我最喜歡 「 Zine 是由 1930 年代美國科幻小說書迷所自製的 FANZINE 所演變而來」的說法。當時的科普狂熱份子不像現在一樣有什麼群組、論壇之類的東西可以討論,於是他們將興奮又好奇的心情以資料蒐集的方式統一寄去誰的家裡,或聚在一起相互交換情報,出版成刊,在地下科普圈中相互傳閱。


我想像這群有些瘋狂的人像螞蟻一樣,把找到的糖果屑一點一點蒐集起來,搬回地下巢穴裡,看著日漸堆積的成果露出心滿意得的表情,非常可愛。

而此類 sci-fi zine (科幻小誌)最早或許可追朔到 1930 年代位於芝加哥的 Science Correspondence Club 所發行的 "The Comet"(彗星),至此後 sci-fi zine 如雨後春芽般探出,並以 「Fan」和 「Magazine」 的 「zine」 形成 FANZINE 一詞稱之。


Zine 的擴張

不過,傳閱於特定人士間的 sci-fi zine 如何發展成撼動世代的 punk zine 熱潮?龐克文化的高度擴散性大概幫了不少忙,但從紙本的傳播特性來看,印刷術的進步或許才是 zine 變得「不那麼非主流」的主要原因。

知名 punk zine  《Slash》創辦人之一,Steve Samiof,曾在接受《Dazed》雜誌專訪時提及,70年代後數量逐漸增加的影印店大幅降低 zine 等獨立出版品的製作成本,甚至能夠以低於800美金的價格印製五千份刊物,與現今行情相差不遠。

然而,即便印刷術的進步促使 zine 無論在數量或傳散度上大幅提升,其內容的多樣性始終無法跨域性別的藩籬。直至 90 年代 Riot Grrrl (暴女主義),女權以忍無可忍的態勢洩憤在音樂上,諸如 Bikini Kill、Heavens to Betsy 等樂團被稱為女龐克,直接又露骨的歌詞吐出對男性霸權的不滿。於此之下,以女性為主體的 zine 總算規模化地出現了,雖然為數不多,仍為一池水中染上幾滴鮮紅。

那台灣呢?zine 的發展史講到現在,竟有種這東西是「洋鬼子玩意」的錯覺。但台灣 zine 在特殊歷史條件下,也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下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