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Fingerprint Vol.6 用閱讀相遇 --- A Dog is Waiting

Fingerprint,指紋,然而手指印刷的解釋更為可愛。此專欄關於 zine,這項每次閱讀都是不同頻率的碰撞與奇遇。本專欄主觀接收訊號,每月一篇,帶領讀者進入 zine 的實驗場域。(編輯/愛麗絲)

秋天到了,今年十月對台灣獨立出版物而言算是個「多事之秋」,短短一個月內就有兩場大型展示會。從月初由選物店 Waiting Room 舉辦的藝術市集 Room Service ,到十月中旬於松菸展開為期三日的草率季 Taipei Art Book Fair。一切熱熱鬧鬧地過去了,然而作為一位讀者,在短時間內大量閱覽後,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我究竟是在透過紙本接收資訊還是經歷一個閱讀體驗? Magazine v.s Zine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難理解,因為在日常經驗裡,拿起一本書就是想知道它在講什麼,同時構成一次閱讀體驗。但若試著去比較雜誌跟 zine 的差別,我們可以從雜誌裡得知最新流行趨勢、如何煎好玉子燒,或藝評對某展覽的看法。

但 zine 呢?

有些 zine 實在很難理解,那我們為何還想看? 或許,讀者渴望的不是獲得知識的機會,而是更個人性、私密的閱讀體驗。


相遇 談談與林君燁的影像小誌《 A Dog Is Waiting 》的相遇。全書薄如ㄧ頁紙,首張照片,第一眼便吸引了我,以致往後其他張毫無意義。當我想起,常常以為裡頭只有一張照片。 也許是因為牠有點像我養的貴賓犬,毛茸茸、亂糟糟的。牠的眼睛在說話,有點悲傷。然而實際上牠或許一點也不悲傷,因為等待就是如此,也許每個人等待的樣子都有些悲傷。因為等待大過期待?還是為了抑制期待隨之而來的失望,而只好只是等待。

又或真正吸引我的是牠看向它處而非望向我的眼神,而我仍覺得牠在跟我說話的誤會。好像變成我在等待了!等待彼此眼神交會的那刻。然而倘若那刻真的到來,這張照片於我而言便失去意義,因為牠已不再等待。 如果 zine 的獨特之處在於形式上更為自由,那有沒有可能是這樣的自由使閱讀體驗更為直接而無從解釋?
A zine is a zine 美國作家兼評論家蘇珊 · 桑塔格在《反詮釋 - 桑塔格論文集》裡提及形式之於藝術的重要性,顛覆內容是主體、形式只是附庸的認知。如果,我們試著延伸形式的種類,除了文字、繪畫、攝影、電影等分類外,紙本的形式是否也會改變一件創作本質上的特性? 拿起一本書,它是輕是重,精裝、膠裝還是隨性地釘上書針,都會影響讀者的感受,也是紙本於我而言最迷人之處。或許《 A Dog Is Waiting 》展示於網路上或裝訂成一本精美的作品集,其賦予我的感受將會全然不同。 而對於 zine 而言,即使形式還不成熟,甚至被認為是紙本媒體的餘光,無法自成一格,它都不應只是創作較為粗略的展示,或作為話語的傳聲筒,僅此而已。(編輯/愛麗絲)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深夜主理人真心話時間 #14《願你成為心想事成的自己 》



近幾個月接了一本出版社委託翻譯的攝影書,書的核心是關於如何創作出感動人心並傳遞訊息的影像。裡面提到基本功的重要性以及你是否將攝影融入生活之中;這不是指整天想著要拍誰、去哪拍照,是無時無刻開啟自己的感官、接收與接受來自這個世界的所有訊息。(這本書正在翻譯中,2017上半年會出版,請大家期待一下。)

這回答了很多人問過我的問題:「如何才能讓照片更有深度呢?如何才能有賞析作品的能力呢?」這都不是看完一本 how-to 或 xxxx-for-dummies 的工具書就能瞬間擁有的能力,而是經年累月的堆疊自己的知識,以及對任何事物的細心觀察。這過程很漫長、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看到成果、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與實踐,而且可能會遇到越來越多的瓶頸與疑問...,唯有不怕麻煩的持之以恆,你就能解除自己的疑惑。這就是創作。

無論2016年有沒有達成既定的目標,新的一年是個讓一切重新開始的好理由,接下來也請找好方向繼續向前邁進吧

不怕麻煩、不抱怨,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2017年,Onfoto幫你加油!Anna也幫你加油!Happy New Year!(Text by Anna 韓筠青)

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

Fingerprint Vol.5 首爾-台北 連線特輯


Fingerprint,指紋,然而手指印刷的解釋更為可愛。此專欄關於 zine,這項每次閱讀都是不同頻率的碰撞與奇遇。本專欄主觀接收訊號,每月一篇,帶領讀者進入 zine 的實驗場域。(編輯/愛麗絲)


열심히!」(努力地!)

某次韓文課,韓國老師提到韓國人很常用的單詞是「열심히」,副詞,意指「努力地」,發音為 yeol-sim-hee。「什麼都要열심히 !열심히工作,열심히聽,열심히吃!」看她連自己都有點受不了韓國人如此努力的模樣,頓時很有實感,某部分也反應了這個國家的生活樣態與社會情況。

台、韓地理位置相近,近幾年文化上的影響更從娛樂延伸至社會層面,我們逐漸關心起韓國的生活情況,「地獄朝鮮」早已不是陌生詞彙。然而有趣的共同點是,在台、韓兩個競爭相對激烈、高壓的亞洲國家中,當主流價值觀越根深蒂固,非主流的反動力量越渴望發聲。因此獨立出版在韓國,尤其大城市如首爾、釜山正蓬勃發展,其中不乏反應年輕世代想法的小誌創作。



文化列車


不久前的晚夏,我獨自前往韓國旅行。一個人的旅行常下意識往人少的地方晃。來到弘大,避開 9 號出口滿溢的人潮,轉向 6 號,一出站便是韓國第一個以書為主題的公園,京義線書街(경의선 책거리)。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每節車廂都是不同主題的圖書,文化、文學、旅行⋯⋯等,由獨立工作室或出版商共同策劃。

韓文能力有限的我,大多只能假裝翻翻,也因此遇見了這本字很少、圖很多的 벼룩상자(Flea Box)。翻開螢光綠的外皮,細長而陰冷的筆觸描繪著都市裡一張張冷冽而疏離的面孔,現實與非現實交錯,男主角最終因無法承受他人的視線而被困在透明箱子裡。虛構的情節之下,無力感卻如同厚重而濕冷的空氣,籠罩於真實界中。



以自由為名

在首爾,某些地方混合著韓國與西方文化的氣息,成為許多外國人在韓的長期居住地。充滿異國情調的梨泰院、大使館林立的漢南洞,或是韓國年輕人常去喝咖啡,享用一份酪梨開放式三明治的漢江鎮。在這種相對悠閒、自由的氛圍下,首爾的龍山區出現許多獨立書店與工作室。

而韓國的小誌跟台灣有些相似,不一定在單純書店裡販售,有時會在複合式空間,如隱身於南山塔之下的 Studio Concrete 。Studio Concrete 由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組成,跨及視覺、建築、繪畫、攝影,平常是咖啡廳與選物店,也會不定期舉辦展覽。其中,攝影師 Kim Jae Hoon 出版的攝影小誌《Retour》vol.1 ,以城市元素為主題,片段式的擷取洛杉磯影像,建物在光線下閃閃發亮,同時又平面得超乎現實。





零時差

等不及去韓國也沒關係,台灣的獨立書店有時也寄售韓國小誌,在荻達寓見(diida Art Box)裡不只能看到韓國插畫家李瀧(이랑)的作品 《我成為3開頭了!》,還有附加中文譯本。

「欸欸,那邊的人,要跟你說誰將成為 3 開頭嗎? 是 2 開頭的人啊!」
「喂,請問哪位?啊⋯⋯理財商品啊,對⋯對⋯現在沒工作欸。」

在韓國,年齡向來是件大事,尤其對女性而言,年齡不僅是生命歷程的變化,也是社會身分的象徵。面對有些討人厭的 3 開頭,李瀧以搞笑帶點無厘頭的方式,呈現物質生活的日常。

想認識一個國家,從創作開始是再美好不過的了。(編輯/愛麗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