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gerprint,指紋,然而手指印刷的解釋更為可愛。此專欄關於 zine,這項每次閱讀都是不同頻率的碰撞與奇遇。本專欄主觀接收訊號,每月一篇,帶領讀者進入 zine 的實驗場域。(編輯/愛麗絲)
秋天到了,今年十月對台灣獨立出版物而言算是個「多事之秋」,短短一個月內就有兩場大型展示會。從月初由選物店 Waiting Room 舉辦的藝術市集 Room Service ,到十月中旬於松菸展開為期三日的草率季 Taipei Art Book Fair。一切熱熱鬧鬧地過去了,然而作為一位讀者,在短時間內大量閱覽後,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我究竟是在透過紙本接收資訊還是經歷一個閱讀體驗? Magazine v.s Zine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難理解,因為在日常經驗裡,拿起一本書就是想知道它在講什麼,同時構成一次閱讀體驗。但若試著去比較雜誌跟 zine 的差別,我們可以從雜誌裡得知最新流行趨勢、如何煎好玉子燒,或藝評對某展覽的看法。
但 zine 呢?
有些 zine 實在很難理解,那我們為何還想看? 或許,讀者渴望的不是獲得知識的機會,而是更個人性、私密的閱讀體驗。
相遇 談談與林君燁的影像小誌《 A Dog Is Waiting 》的相遇。全書薄如ㄧ頁紙,首張照片,第一眼便吸引了我,以致往後其他張毫無意義。當我想起,常常以為裡頭只有一張照片。 也許是因為牠有點像我養的貴賓犬,毛茸茸、亂糟糟的。牠的眼睛在說話,有點悲傷。然而實際上牠或許一點也不悲傷,因為等待就是如此,也許每個人等待的樣子都有些悲傷。因為等待大過期待?還是為了抑制期待隨之而來的失望,而只好只是等待。
又或真正吸引我的是牠看向它處而非望向我的眼神,而我仍覺得牠在跟我說話的誤會。好像變成我在等待了!等待彼此眼神交會的那刻。然而倘若那刻真的到來,這張照片於我而言便失去意義,因為牠已不再等待。 如果 zine 的獨特之處在於形式上更為自由,那有沒有可能是這樣的自由使閱讀體驗更為直接而無從解釋?
A zine is a zine 美國作家兼評論家蘇珊 · 桑塔格在《反詮釋 - 桑塔格論文集》裡提及形式之於藝術的重要性,顛覆內容是主體、形式只是附庸的認知。如果,我們試著延伸形式的種類,除了文字、繪畫、攝影、電影等分類外,紙本的形式是否也會改變一件創作本質上的特性? 拿起一本書,它是輕是重,精裝、膠裝還是隨性地釘上書針,都會影響讀者的感受,也是紙本於我而言最迷人之處。或許《 A Dog Is Waiting 》展示於網路上或裝訂成一本精美的作品集,其賦予我的感受將會全然不同。 而對於 zine 而言,即使形式還不成熟,甚至被認為是紙本媒體的餘光,無法自成一格,它都不應只是創作較為粗略的展示,或作為話語的傳聲筒,僅此而已。(編輯/愛麗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