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Encounter Vol. 4:反覆確認的歷史碎片 --- 以光州事件為中心的創作


Encounter 專欄介紹: Encounter,相遇、交會,關於攝影也關於文化,更關於透過觀看在歷史發展上與台灣有一定相似性的韓國來打開一種視野,每一次的相遇、交會,都是再認識自己的機會。本專欄每月一篇。(編輯:王淳眉)

關於光州事件


位於朝鮮半島西南方的光州廣域市,因八零年代光州事件而為人所熟知,源於市民發起的民主運動光州事件,讓光州與全羅南道被稱作民主聖地。光州事件起因於1979年總統朴正熙被暗殺, 軍人出身的全斗煥兩個月後發動政變,並實施全國戒嚴。全斗煥軍人出身,得朴槿惠父親、前總統朴正熙賞識而高昇,握有軍權的他在這次民主運動中,全面鎮壓反對者,在他的武力鎮壓下,光州與全羅南道死傷慘重,大量的平民和學生死亡,卻因全面封鎖消息,壓迫當地報社,使光州以外城市無法立即得知內部的慘況。


圖說1980.5.21京鄉新聞報導光州事件僅有六人死亡
圖說1980.5.27東亞日報報導光州戒嚴軍進入

三十年來,光州市民團體不斷要求政府公布真相,藝術家、作家也相繼以此創作回應,2007年與2017年上映的電影「華麗的假期」、「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都是近期為人所熟知描述光州事件的電影作品。


圖說:《華麗的假期》電影海報

圖說:《我只是計程車司機》電影海報

今年在倒朴行動中可聽見的「為您的進行曲」(님을위한행진곡)也被稱作光州之歌。這是一首用來歌頌在光州民主化運動過程中死亡的市民軍發言人尹祥源(윤상원),和他偽裝在勞動現場卻因職災不幸死亡的女友朴奇順(박기순:音譯)之間的愛情歌曲。這首歌在亞洲的運動現場時常被引用,改編自韓國詩人、民主運動思想家白基玩(백기완)的詩(묏비나리:「山祭詞—至南邊年輕舞者」,這是一種採取祭詞形式的詩歌),並由韓國作曲家金鐘律先生(김종률:音譯)譜曲, 這首歌曲在全斗煥時期一度被禁唱,盧泰愚後解禁。



圖說:韓國歌手全仁權倒朴遊行中獻唱「為您的進行曲」,影片14秒處投影畫面即為白基玩老師

文學創作面向


文學創作上,書寫光州的作品亦不少。甫得英國曼布克獎,因《素食者》一書於國際知名的韓國作家韓江,出身光州,體驗到國家暴力所帶來的悲劇與記憶成為她日後書寫的基底,小說《少年來了》就是一部以光州事件為背景,描寫少年抗爭過程中的經歷。
圖說《素食者》 
圖說《少年來了》
光州雙年展

種種的創作形式,以光州事件為主軸敘事的莫過於光州雙年展。歐洲興起的雙年展被視為是當代藝術文化全球化的展現,九零年代雙年展才逐漸從歐洲中心轉移至亞洲,在這個脈絡下,起源於1995年的光州雙年展,因其歷史背景,藉由以文化創作回應光州事件的性格,使得光州雙年展一開始就具備了面對全球與地方的雙重個性。 

圖說:1995年光州雙年展海報
1995年由光州雙年展基金會舉辦的光州雙年展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雙年展,至今已舉辦了11屆,儘管因為每次主題都不同,卻因光州事件的歷史背景而讓光州雙年展有一個敘事主軸的特質,在這個特質下,光州雙年展強烈掌握對國際訴說歷史以及對自身歷史的反省與論述。

每兩年或三年的雙年展會因為不同的策展人而有不同的視野,也因此雙年展是一個來回於全球視野與地方的策展對話和路線。2010第八屆的光州雙年展借自韓國詩人高銀(Ko Un)的長篇敘事詩《萬人譜》,以萬人影像描繪眾人敘述其故事,並探索圖像作為生存的手段,我們得以展示與觀察圖片如何捕捉無數人生存的面貌與其無窮盡的轉變。

圖說:高銀於哈佛校園,1999(圖片取自高銀網站http://www.koun.co.kr/koun/koun.html)

高齡84歲的高銀,曾三度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曾出家,也曾因投身社會運動四度入獄,在光州事件中,他因為想越過三十八度線推動南北韓文學會議而被起訴,在牢裡的時間,高銀形容好比一個棺材,僅有暗房般的微弱燈光,但是分不清日夜,那個時候,人人都在練習死亡。(參考報導)

圖說:2010第八屆光州雙年展海報
圖說:2010第八屆光州雙年展現場
2014年第十一屆光州雙年展發生的藝術審查事件,讓光州雙年展原本具有運動抗爭歷史的性格更加明顯。此起事件起源於韓國藝術家洪成潭在作品中,以稻草人暗諷當時總統朴槿恵仍受其父親朴正熙影響而被擺佈的作品「世越五號」被審查,引發雙年展參展藝術家群起撤展或張貼標語表示不滿,總監李龍宇更以辭職來表示抗議。 
圖說:洪成潭與其作品《世越五月》(圖片來源:https://goo.gl/rQQhVD)

同樣出身光州事件的藝術家洪成潭在光州事件中恰好是市民軍文化宣傳隊的一員,在光州的消息遭到全面封鎖的時候,以製作大字報、海報告知民眾訊息並鼓舞民眾繼續抗爭。當光州遭到鎮壓後,洪成潭改以版畫的方式流傳光州民眾抗爭的真實樣貌,對他來說,版畫不是「作品」而是抗爭的武器,也因此版畫在南韓也被指作「民眾藝術」。
圖說:首爾美術館去年五月的民眾藝術展覽
編輯結語

在文中舉出的每一個創作都是敘述歷史創傷的切口,這些創作涵蓋小說、詩篇、電影、影像、繪畫,儘管形式不同卻都環繞著光州事件為創作核心,在不同的文本中光州事件不斷地被再現、拼湊、記憶,反覆確認與印襯當下歷史正不分時空地重演,更或許,這是一齣從未完結的戲劇。(編輯/王淳眉)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Reflection Vol.1 吳明益《浮光》:把跟自己抽離的土地拉回來的一個機會




Reflection 反映、回響

閱讀是對文字的回應,進而產生想法;攝影是對場所的回應,進而拍下相片。
本專欄每月一篇,透過編輯的選書,進入週三讀書會。(編輯:張晉瑋/阿茲)

Photo-credit:Google

愛爾蘭詩人葉慈(W.B.Yeats):「翼疊翼,光覆光。」(wing above wing, flame above flame.)攝影與文字,都可以說是一種生於火,浮於光的技術與藝術。這似乎是吳明益《浮光》這本書名的由來。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

正片

在正片中,作者使用了攝影史與相關的學者所發表的論述集合成客觀的概念,並隨著不同章節細部探討各章旨意涵。總的來說,以攝影為何物及攝影所帶來的掠奪為主軸。

負片

在負片中,作者寫下了許多自己的經驗,並與正片部分做連結,以私人但又不難以靠近的筆調帶領讀者進入作者個人的世界。


在閱讀接下來的內容前 聽聽這首歌吧



(我將是你的鏡子)
我將是你的鏡子
反映你是誰
如你仍不知曉
我會是風、雨和日落
是寬尾蝴蝶、孟加拉虎、長尾信天翁,在你願意殉生之所


我將是你的鏡子

這段話原是樂團「地下絲絨與妮可」的一首(I`ll Be Your Mirror)的一段歌詞,經過作者的見解後修改。在這之中,作者探討著攝影與自身的關係。當我們看照片時就像面對鏡子,只是照射出來的不是此刻的我們,那是兩個時間點的自己的對話。在這個快速且方便的時代,許多人並不會去特意思索自己拍攝的照片背後的意義或是反思照片所掠奪的是什麼?甚至對自己所刻意「擺設」的畫面還沾沾自喜。也許在這些照片中,被攝體仍保有對自身的美,但卻難見所謂氣質。作者在本書的所有篇章中不斷地反思:究竟攝影是什麼?而攝影所掠奪的又是什麼?我們無法以一張照片或是一組照片去定義照片中被攝體的靈魂,唯有在被攝體沒有被定格的時候,那野性才是真正的野性。


Philippe Halsman(Dali Atomicus)1948

許多現今的生態攝影家都經常使用誘捕、餵食、強制改變等方式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畫面,早期攝影術尚未發明時,許多畫家在逼不得已的狀況下只好先獵捕鳥類,之後再使用鐵架固定,細細刻畫鳥類的外貌,進而完成圖鑑與紀錄。但在現今已有方便的攝影與器材的輔助下,我們已不需要再使用野蠻的方式來達成畫面,但仍有許多人使用著野蠻的方式。這不僅是對生態的掠奪,更是對畫面的掠奪,失去了攝影獨特的「與現場的客觀性」豈不是本末倒置?攝影之所以珍貴,在於能夠呈現絕對的客觀(在未經任何修改前),也是攝影與繪畫極大的差別。繪畫是將自我情感投射到畫布上,渲染出帶有個人情感的作品,而攝影則是客觀地對場所進行回應,將場景紀實。


阮義忠 埔里的兩兄弟(人與土地)1979

編輯推薦: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透露了許多自己與台灣,這片他所生長的土地有著濃厚的連結,並指出希望能透過寫作讓自己不會「浮著」,給自己一個把跟抽離的土地拉回來的機會。願讀者能夠透過這本書找回對台灣這片土地的認同及對攝影有更加深入的思辨。

________

關於 吳明益: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有時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________

(Photo & text Credit: Google, https://goo.gl/y8fKyi, 浮光一書內文)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深夜主理人真心話時間 #10《找到一件讓你著迷的事情,並徹底迷戀它》

圖說:work in process in the darkroom

這篇文送給為了拍攝主題而想破頭的創作者們、送給 Onfoto 的學生們,也送給我自己。

這幾天翻筆記時,看到幾年前從一段影片中抄寫下來的文字,那是美國攝影師 Ryan McGinley 受邀於紐約 Parsons the New School 給 2014 年畢業生的致詞。被我寫在紙上的這段話,即便到了今日仍受用於創作主題發想上,譯文如下:

「大四的時候,我沒日沒夜的拍照,而且什麼都拍:手上的食物、滿是塗鴉的走廊,還有我的朋友以及室友。我也瘋狂紀錄我與當時第一任男友馬克的每個親密互動。我強烈著迷於記錄自己的生活,而這就是我要給你們的忠告:找到一件讓你著迷的事情,並徹底迷戀它。你必須找到自己與眾不同的拍攝方式,千萬不要與人競爭。把你的生活經驗與你對攝影的知識和攝影史結合起來,創作出一個讓我們能夠欣賞的藝術世界。」

Ryan 在演講中提到,一位藝術家必須找到讓自己著迷的事物,並讓自己徹底迷戀它。但為什麼要找呢?為什麼要讓自己陷入這場迷戀呢?不這麼做就無法拍出好作品嗎?

這同時也是創作者終其一生必須面對的問題,你的創作動機可以來自於家庭、社會、職場、環境,或對流浪狗的同情,諸如此類「由外向內」的啟發,因為來自於內,所以可以源源不絕、不停地發現自己在影像上的可能性與毅力。這是很真誠的一件事情,也是創作者與其他職業不同的地方。同時,找尋風格最不可偷懶的就是花時間,每個拍攝模式都可以去試試看,努力尋找自己真正願意投入的主題,並將他與人分享。

相機是建構自我世界觀的手段之一,也只有自己能找到方式進入這以你為名的世界之中;唯有實踐,方能體會創作帶來的踏實感。Do it, shall we?(文/ Anna 韓筠青)






*Ryan McGinley (1977- )25 歲時於紐約市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擁有個展,為史上最年輕的出展攝影師。你一定看過他的照片:年輕的裸男裸女盡情地奔馳在大自然土地上恣意玩耍,其中一張還成為冰島後搖樂團 Sigur Rós 的專輯封面。Ryan 使用底片機創作,並擁有他個人的顏色處理方式,只要看過他的照片,那色彩與照片內容就會不自覺地停留在腦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