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Reflection Vol.5 游本寬《編導式攝影中的紀錄思維》:剖析當代攝影理論


Reflection 反映、回響

閱讀是對文字的回應,進而產生想法;攝影是對場所的回應,進而拍下相片。
本專欄每月一篇,透過編輯的選書,進入週三讀書會。(編輯:張晉瑋/阿茲)

Photo CreditGoogle

編輯推薦:
雖說與其他藝術領域相比,攝影的歷史十分簡短,但在這短暫的歲月中,攝影理論卻十分多變。本書作者游本寬以編導式攝影為基底,為攝影理論提出不同面向的分析及見解,並討論理論論述在科技藝術的重要性。
________ 


面對照片:

自攝影術誕生之初,眾多評論家及藝術家便對攝影提出了一個疑問:「照片是什麼?」以下是三種不同的看法:

一.照片是一種意圖承繼繪畫傳統的藝術

以早期的繪畫式影像、現代主義攝影為例,攝影在當代藝術中,與繪畫、雕塑之間的互動關係緊密。

二.照片是一種比較強調主題的紀錄與描述方式

在此,照片扮演類似「窗戶」的角色,其作用遠勝於圖像基本功能;使用者透過照片傳達特定時空與事件,影像細節以訊息為主要目的,而非藝術造型。

三.照片是一種新的溝通形式與藝術

照片不是文學、訊息,也不是繪畫,而是一種介於這幾者之間的語言。換言之,照片既不是繪畫的延伸,也不是紀錄文件;是在本身既有的技術與獨特品質中,重新架構出的媒材特質。

回顧人類對照片認知的演變,從一張有關真實和美麗的記起,到一張具有吸引力的幻象,變遷過程中,每當影像外貌和景物間愈逼似時,圖像的意義反而愈來愈模糊。攝影被廣泛地認為是最具客觀的表現媒材,歌頌著攝影所帶來如同法律般嚴謹、客觀、公正不阿的紀實作用,卻忘了拍攝者為這樣「無意識的客觀畫面」進行了有意識的「藝術表現」,更不提刻意操弄、擺設畫面的擺拍攝影。

松陰影高士, 1963 朗靜山 
照片是人所製造出的「真實幻象」

當照相是影像在當今已被認為是一種類似於真實的產物時,人類已製造了一個虛擬的真實來替代原始真實。當我們藉由杜象的「藝術非物質化」理念,把藝術從視網膜解放出來時,的確促使藝術走向非物質化和非觀念化。判讀紛亂的紀元中,隨著符號化、數位化的趨勢,當代如還有所謂的「真實物質」也都只是物體的代號而已。

總結照片在現今文化的諸多功能,無論是對世界再現的方式、藝術操作媒材、商業的影像訊息、拍攝找對事物的評論等,實都不難看出人、自然和照片三者之間,照片除了表現攝影者對光與時間掌控能力之外,也一再宣示人對自然有駕馭、重組的能力。由此可見,面對照片不再是美學、意識形態和影像文脈議題,還有社會、傳播學者擔憂的影像文化(image culture)問題;也就是由媒體所造成的「文化影像」問題。


換句話說,當照片從有形的圖像潛隱到無形意象時,就是人們得開始深思「照片不是什麼?」的時候了。(文:張晉瑋/阿茲)


 View from the Window at Le Gras, 1826 or 1827 Joseph Nicéphore Niépc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