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

從畫意攝影洞悉中國90後的精神景觀 —— 高明昔 The Moses 台北個展專訪


展覽緣起

中國 90 後影像創作者高明昔,是 2017 年北京三影堂(註1)攝影獎入圍者之一,他遵循內在感知,透過影像合成技術描繪靈感降生的那一刻。高明昔影像中的物體在色彩表現方式和光影分布,與古典畫意攝影像是油畫般濃厚的影像重量形成明顯對照,但不變的是抽象精神世界存有的神秘性。

攝影術發明之初是繪畫的輔助工具,幫助畫家掌握透視和結構。爾後古典顯影術的多樣發展讓攝影脫離工具性範疇,無論是不是畫家,有沒有受過長期且正統的繪畫訓練,只要拿起一台相機,做個漫遊者在都市叢林捕捉迷濛光景,從他人的目光抵達精神從未嚮往之地,這種多重面相的揭露讓審美不再是專權。在攝影史或藝術史上經過無數討論,作為再現真實的攝影是否能和繪畫相當,踰越現實躋身藝術,將人心深處的抽象精神浮現於水面上?這個問題在當今電腦影像處理技術駕輕就熟的社會,不用對歷史抽絲剝繭已有非常清楚的答案。

本次 The Moses 展出三組作品 〈Event Horizon〉、〈Cain & Abel〉、〈Hephaestus〉,從作者角度出發,專注討論人與自然的關係。系列影像經過反覆修改,間距約莫三年,成品皆得來不易。

ONFOTO 編輯本次將針對高明昔從抽象靈感浮現到經歷創作成型的過程,以及在三影堂攝影獎入圍之後,攝影學術圈與一般觀眾對作品的具體回應進行重點訪談。
Cain & Abel (該隱與亞伯)
註1: 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主館位於北京市草場地藝術區,由中國當代著名的攝影藝術家榮榮與他的日本攝影藝術家妻子映里共同創辦。除了在北京與廈門擁有展演空間外,還設有攝影圖書館與攝影教育課程。其舉辦多年的三影堂攝影獎更是走出了多位中國與國際攝影界舉足輕重的藝術家。三影堂為目前中國攝影藝術最具指標性,也是概念與功能最完整的攝影藝術空間。

(以下訪談 ONFOTO 提問方簡稱 O;高明昔簡稱高。)

O:The MOSES 的創作靈感是什麼?什麼時候形成以「人與自然」為創作主題?

高:我認為是家庭給我的成長環境與教育。從小學習過程中,我對形而上的概念有高度興趣,會去思考我與世界的關係,宇宙與自然的觀念日積月累地成為自我精神中的重要元素,所以不是刻意揀選的過程,是熟悉的情感。

2015 年時,生活有些改變,看待創作的角度也不同,腦中開始浮現或許能嘗試用攝影表達內在觀念的想法;我想透過攝影,傳遞內在世界。我不擅長用文字表達感受到的信息,有些時候,感動之處也不易化做口語表達,這時攝影就成為表達自我的媒介,也是我擅長的方式。

O:這三組作品拍攝的時程?

高:取材時間不一,但這三組作品的調整與跟進大約有三年的間距。

O:拍完作品之後命名,還是在靈感浮現後就確定名稱?

高:大致的感受會有,但不會先命名。這次其中展出作品〈Hephaestus〉 靈感來自在國內旅行看見的當地居民與風景,讓我想起希臘神話故事裡的火神。回到住處依循靈感搜尋資料,逐步找到貼近的詞語去形容它,想著有機會要回到靈感誕生的地方 — 呼倫貝爾 — 將畫面做出來。
 
Hephaestus(赫菲斯托斯)

O:取材期間靈感的原始想像會產生變化嗎?

高:由於是漸進式的創作過程,所以沒有碰到這個問題。起初浮現的畫面較抽象,還沒有實際的畫面出現,所以沒有這個問題。而靈感是以強烈與充分的姿態出現,我會在勾勒草圖時抓出關鍵元素,試拍時過濾掉浮動元素,最後將抽象的靈感轉為具象畫面。

Event Horizon(事件視界)
O:前期拍攝與後期拍攝,兩者之間的困難與複雜性在創作中產生的困難?

高:我的影像創作過程中,困難的部分其實是前期的拍攝,由於靈感已獲取不易,將其具象化的過程之複雜,難以言喻。前期將關鍵元素完成後,後期將元素組合即可。

O:您的攝影創作方式曾經被學院中的教授指正,說是非正統攝影。但在三影堂入圍後,學術圈與觀眾兩方的回應與評價態度?

高:我一直很尊敬三影堂攝影獎傳遞出的學術態度,自己的作品入圍,對我來說已是非常重要的肯定。現在觀眾對於藝術的討論是很開放的,不一定因為三影堂給我什麼肯定就給我一個既定的評價,各種好與壞的評價他們都有。關鍵是我的作品是從個人為中心出發,雖然表達的是「人與自然」,但本質上是「我」對宇宙萬物、成長與生命的觀點,很多層面也存在突發奇想或不符合常理的範疇,但這是很私人化的作品,如果說想法和我有出入,我不見得會接受。

O:正面與負面的具體回應?

高:正面回應通常是對我的畫面與觀念有強烈認同感,因為不是鋒芒外顯的作品,觀賞者自然能夠找到柔軟處切入故事。我給了問題卻沒有答案,他們容易在開放狀態裡找到心中的位置。我的照片在我與他們之間形成互相傾聽故事的私密空間,交換彼此的秘密,因此有很多解釋的可能。

負面回應是對畫面形式的反感。當今中國流行直接而寫實的攝影,這種類型也是接受度最高的攝影形式。對比之下,許多疑問和批評會說我的作品太美而不切合實際現實、不應追求外在形式感。我認為這與表現內在世界並不衝突,畫面形式不應該成為評判作品優劣的標準。

Event Horizon(事件視界)
O:顏色的設定是依照自己的喜好?

高:對,依照自己的感受去成形,這是我認為最簡單的方法。

O:選色大量使用彩度較低的藍與白,這是相當中性的表現,這與您認為人與自然的精神追尋是相同的嗎?

高:是的,中性是很精準的評斷。我認為自己的作品有「三無」,沒有時間、空間,主體沒有特定的角色感,畫面中無法看見這三個面向的斷裂,看不到真正想要表達的角色是誰。雖然每組作品都有主題,不過細看被安排的元素,它們皆能夠代表世間萬物,所以確實沒有傾向性。

O:但人物外形的確是男性。

高:這也是通常觀眾會有的疑問:為什麼是男性的外在還說沒有角色性?並非我認為男性是人類主要決定社會的性別,而是我無法揣測女性看待人與自然的觀點。以自己熟悉的角色思考較為純粹,情境與氛圍的掌握只能從自己的本位出發、帶入觀眾。這是我以客觀中立的角度思考的關鍵。

訪問後記
 
結束訪談後,編輯因為好奇,再與高明昔聊到中國 90 後的圈子裡,是不是有更開放的創作方法?他很快地回答:「是!」,且有趣之處是每個人雖然可能會討論同樣的主題,但在畫面構成與美感的表現卻是千差萬別,從這點便能證實個體精神能夠藉著自由創作突破共同體的想像,讓攝影具備直觀與開放的溝通方式。(文/林玟君)


展覽資訊

「The MOSES - 神性、黑洞與人性」- 中國新銳攝影師 高明昔 個人影展
 
藝術家開幕講座:2018.3.24 週六 2pm 於 Onfoto Studio 承德空間
開放時間:2018.3.24 - 4.22 五六日 2-7:30pm
展場:Onfoto 承德空間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90巷14號3樓
電話:02-88661982

高明昔

中國吉林人。1992年出生,曾於舊金山、威尼斯、上海、平遙...等地進行展出和駐村,藝術家/攝影師,並且曾入圍中國攝影藝術界指標性的三影堂攝影獎(第九屆)。他的作品多元,包括音訊、繪畫...等形式的創作,目前專注於攝影形式的藝術創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